猕猴的半驯化及个体标志识别
<正> 对猕猴等灵长类动物自然种群生态学的研究过程中,都有赖于接近动物,有赖于对个体的识别,这就提出了人工半驯化和个体标志问题。人工半驯化猴群不仅方便生态学观察研究,也有利于保护动物,及时掌握动物资源消长情况,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动物资源。一、猕猴的人工半驯化最早对灵长类动物的自然种群进行人工半驯化的是英国灵长类学家珍尼·古多尔,她于六十年代初在非洲研究黑猩猩时就是利用所谓的“香蕉俱乐部”来引诱接近黑猩猩的。她利用黑猩猩大卫不畏人的特点。对大卫重点开展工作。以让其起到带头作用。加速接近黑猩猩、在古多尔默默无闻地研究黑猩猩的同时,1962年日本地谷野猿爱护会成员研究日本猴时也...
Saved in: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Article |
Language: | zho |
Published: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1986-01-01
|
Series: | 野生动物学报 |
Online Access: | http://ysdw.nefu.edu.cn/thesisDetails#10.19711/j.cnki.issn2310-1490.1986.04.005 |
Tags: |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